01疫情期间容易出现这些情绪问题
疫情之下,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断,大家难免会有情绪,及时地疏导和自我调节很重要。而学会识别、接受自己及伙伴们的情绪是抗疫心理调节的第一步,常见的情绪可能有:
焦 虑
可以是对新冠病毒的焦虑、对生活环境改变的焦虑、对未知将来不确定性的焦虑……有时出现高度责任感使命感,不顾休息,忘我工作也是焦虑表现。
抑 郁
抗疫前期的体力心力透支之后,可能会出现“习得性无助”从而产生抑郁情绪,是否“情绪低落,整天开心不起来”?是否“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,也提不起兴趣”?是否“失眠、早醒、胃口变差或食欲增加”?识别出自己或身边人的抑郁情绪,及早寻求帮助,千万不要自己硬撑,适时的休息与情绪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与新冠病毒作战。
恐 惧
面临危险,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特定的危险,产生回避行为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当然,正常的恐惧和焦虑也是好事,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有个防范意识,毕竟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。
委屈&愤怒
有些人在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之后,会出现体力透支,当辛苦付出不被理解,自尊心受到伤害,就会出现愤怒烦躁情绪,甚至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。
02出现哪些状况需要引起注意?
疫情之下,出现情绪波动十分正常,不要过度焦虑、担心。尤其如果你是处于隔离期间,刚开始第一、二天发生情绪变动是正常表现,但是随后心境会慢慢地趋于稳定,但如果没有稳定,出现以下四点异常表现,且反应强烈、持续时间长,对平时生活产生较大困扰,则需警惕。
01作息颠倒
02行为发生极大变化
03性格有所改变
04情绪表现形式、情感宣泄度、稳定度和以往不同
03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?
1.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。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,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、担心等负性情绪,这些是正常反应,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,并适度宣泄情绪。
2.保持稳定状态。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。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实现,比如深呼吸放松、音乐放松、冥想等训练。
3.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。根据国际心理援助准则,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,包括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,与信任的人如家人、朋友电话、网络交流和沟通,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情。
04如果心理负荷达到极限,怎么办?(@一线工作人员)
01合理设置班值,设置工作持续时间,适当轮休,在工作之余的休息场所,能够播放一些轻音乐,能够在休息时得到最快的、最好的放松。
02掌握一些宣泄负面情绪的方式方法。比如花几分钟的时间做一些拳击性的运动。还可以找自己身边信任的朋友聊聊天。
03积极地做一些方便的运动,比如室内的运动,打太极拳、举重、仰卧起坐
04第一时间或者定期与家人沟通交流。要知道,对一个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,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家人,来自于亲人,所以这时候我们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积极保持联系。
05如果出现烦燥恐慌等情绪怎么办?(@静默在家人员)
制定一个计划。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,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。
钻研一件事情。看书、听音乐、写字、学习一项新技能等,并且享受这个过程。
找到一种支持。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,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。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。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,不要只聊疫情。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,可以通过电话、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。
进行一项锻炼。心情烦躁时,做一遍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。
思考一些体验。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。